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分别为《高山流水》《广陵散》《平沙落雁》《梅花三弄》《十面埋伏》《夕阳箫鼓》《渔樵问答》《胡笳十八拍》《汉宫秋月》《阳春白雪》。钟子期死后,伯牙痛失知音,摔琴绝弦,终生不弹,故有高山流水之曲。自其问世以来,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,有多种流派传谱。
中国古典十大名曲
中国古典十大名曲分别为《高山流水》《广陵散》《平沙落雁》《梅花三弄》《十面埋伏》《夕阳箫鼓》《渔樵问答》《胡笳十八拍》《汉宫秋月》《阳春白雪》。
1、《高山流水》
《高山流水》中国古琴曲,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。传说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,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“峨峨兮若泰山”和“洋洋兮若江河”。伯牙惊道:“善哉,子之心而与吾心同”。钟子期死后,伯牙痛失知音,摔琴绝弦,终生不弹,故有高山流水之曲。
2、《广陵散》
《广陵散》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,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,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。今所见《广陵散》谱重要者有三,以《神奇秘谱》的《广陵散》为最早。
3、《平沙落雁》
《平沙落雁》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,有多种流派传谱,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,写逸士之心胸。最早刊于明代《古音正宗》。自其问世以来,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,有多种流派传谱。
4、《梅花三弄》
《梅花三弄》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,最早见于东晋笛曲。命名为《梅花三弄》,一方面是因为乐曲借物咏怀,表现了梅花高洁、清逸、耐寒等品格;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曲中,同一曲调在不同的段落中分别变奏了3次,这里的“弄”具有现代音乐术语中“变奏”的含义。
5、《十面埋伏》
《十面埋伏》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优秀代表,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,风格的雄伟奇特,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。
6、《夕阳箫鼓》
《夕阳箫鼓》又名《浔阳琵琶》、《浔阳夜月》,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,这是一首著名的中国琵琶传统大套文曲,该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的《今乐考证》。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与吴畹卿的手抄本。《夕阳箫鼓》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,旋律雅致优美。多用推、拉、揉、吟等演奏技法,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。
7、《渔樵问答》
《渔樵问答》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,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。此曲在历代传谱中,有30多种版本,有的还附有歌词。现存谱初见于明代肖鸾编纂《杏庄太音续谱》,谱本有多种。由于音乐形象准确、生动,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。
8、《胡笳十八拍》
《胡笳十八拍》以感人的音调诉说了蔡文姬一生的悲苦遭遇,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,抒发了对祖国、乡土的思念和不忍骨肉分离的强烈感情。《胡笳十八拍》是蔡文姬用胡笳的音调翻入古琴中而创作的具有新颖风格的音乐,诗中有“胡笳本自出胡中,绿琴翻出音律同”等便是汉胡音乐融为一体的证明,全曲气贯长虹,感情深沉,完整统一。
9、《汉宫秋月》
《汉宫秋月》是中国名曲。原为崇明派琵琶曲,现流传有多种谱本,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,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,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,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。《汉宫秋月》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、琵琶曲、筝曲、江南丝竹等。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、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。
10、《阳春白雪》
阳春白雪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,现存琴谱中的《阳春白雪》和《白雪》是两首器乐曲。“阳春”取万物知春、和风荡涤之意,“白雪”取凛然清洁、雪竹琳琅之音。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、活泼轻快的节奏,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,大地复苏,万物向荣,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。
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民乐曲目
《广陵散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渔舟唱晚》、《百鸟朝凤》、《二泉映月》。
1、《广陵散》。
《广陵散》世称“绝响”,是我国著名古琴曲,魏晋名士嵇康临刑前弹奏的曲子,乐曲讲述的是春秋末期聂政刺韩王的故事。湖南省京剧团创排的《广陵散》便取材于这个故事。
2、《梅花三弄》。
《梅花三弄》,又名《梅花引》、《梅花曲》、《玉妃引》,根据《太音补遗》和《蕉庵琴谱》所载,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,后来改编为古琴曲。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《神奇秘谱》。
3、《渔舟唱晚》。
《渔舟唱晚》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。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,渔民悠然自得,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。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,在中国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。
4、《百鸟朝凤》。
《百鸟朝凤》这首曲子原是流行于山东、安徽(主要为皖北地区)、河南、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。它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,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。
5、《二泉映月》。
《二泉映月》,二胡名曲,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(阿炳)的代表作。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,录音记谱整理,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民乐